咨询热线 周一至周五 8:00-16:00
0411-84404245
Teacher Style
教师空间
首页 > 教师空间 > 经验成果

行走在小班研究的路上


李艳玲
发布日期:2015年03月20日 15:20:20

一部《致青春》电影燃起我们对青春的缅怀和追忆。一首《时间都去哪了》歌曲勾起了我们对时间的思考和追问。对于年轻一代的我们来说,青春奉献给无悔的事业,时间留给挚爱的职业。我是一名教师,命运就和这个职业交织在了一起,和学生一起演绎成长的故事,与学校共同谱写发展的篇章。

站上这三尺讲台近九年了,追忆这九年的教学生涯,特别是2012年7月我校推行小班化教学以来,我深刻体会到了改革的艰辛、挣扎与喜悦。一路摸索,一路前行,不禁让我想起王国维大师在《人间词话》提到的治学三境; “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,此第一境也。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’此第二境也。‘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’。此第三境也。

小班化教学改革为学校的主动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。全校教师加入教学改革的队伍,参与课题研究,开展小班化课堂教学实践。通过不懈的努力,我们做到了教与研的结合、思与行的统一,不断成长。

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一个螺旋式的演变过程。在处理教师的“教”和学生的“学”的关系上,由传统式的讲授逐步过渡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。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:

第一阶段,萌芽时期。教师讲授(大概20—30分钟),然后再小组合作探究。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,传授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。

第二阶段,发展阶段。从教学流程上,仍然是教师先讲授,后合作探究。但教师讲授时间明显缩短控制在15分钟以内,在此基础上,逐步培养学生的展示与点评能力。

第三阶段,模式建构。形成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,从流程上看,包括七个环节。一是通告小组学案完成情况,二是导入新课后明确学习目标,三是以学案的思考题为线索自主阅读教材,四是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课堂探究案,五是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与点评,六是教师总结,最后课堂小结。

小班化的核心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,让学生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、沟通,得到个别化的教育。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,我们将深入落实“关注每一个”理念,以导学案为载体,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着力点,构建小班化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模式。

综观中国改革30多年来的历程,一路攻坚克难,一路矛盾重重,我校的小班化教学改革也势必如此。但我们不能够因为“改革有烦恼”而对改革持悲观否定的态度,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:遇万难需放胆,破困局要智慧。在小班化改革进程中,只要坚定信念,勇往直前,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学校的发展相统一,定能实现我们的“青年梦”托起“中国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