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我有幸作为主讲人参加首届教师论坛,本届论坛的主题是“我与学生共成长”,要让学生成长,教师首先就要成长。唐·马聪说过:道自微而生。参加工作以来的每一天、每节课,我都悉心准备,从细节着眼,逐步提升自己,争取进步。适逢上学期我校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契机,我在小班化教学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,在此与大家共享。古人云:三人行必有我师。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老师,在这里我将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指正,接受诸位的检验。
一、构建小班化教学的软环境
——开展高效的小组合作讨论活动
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该遵循以下原则: 1是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;2是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规则;3是教师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;4是激励评价,促进合作学习。例如,传统的文言文与诗歌教学都是以教师翻译讲解全文为主,学生被动的接受。长篇幅的文章常常造成学生兴趣减弱,精力十分疲劳等状况。针对这种问题,我改变了教学形式,文言文教学创造了“三驾马车”的独特学习方法,即学生以三个人一单位,一个同学朗读,一个同学翻译,一个同学点出文言知识点,一个同学做发言记录。但是,一开始,学生由于受到过长时间陈腐教学方法的影响,丧失了课堂学习的主动性,养成了依赖性,即使问题布置下去也是敷衍了事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对大胆发言积极思维的同学给予全班表扬,这样大部分同学越来越自信,气氛越来越热烈。
“三驾马车”的小组讨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:首先,促进了学生自学的主动性,有的同学说:“这种方法真绝,不好好自学和预习都吃不开了,一则讨论时都不敢发言,二则即使发言也要出洋相。其次,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“听、说、读、写”能力。再次,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便于总结规律。《礼记》里说教学相长,小班化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自学的能力,也使我的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,我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认识到更深的一个层次。
二、教学流程管理的变革是小班化教学变革的基础
——罗森塔尔效应(皮革马利翁效应)的应用
“罗森塔尔效应”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:赞美、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正能量,它能改变人的行为,你期望什么,你就会得到什么,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,而是你期待的。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,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,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,相反的说,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,这些阻力就会产生,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,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,正能量就会被无限放大。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“皮格马利翁效应”或者叫“罗森塔尔效应”。
“罗森塔尔效应”是小班化教学的致胜法宝。学生们的学习、讨论、发表观点最需要赞扬鼓励,如果有一次被否定,这个学生甚至会沉默几个星期。一年一班有一个学生叫荆延明,开学之初,他的语文课上演讲的题目叫《我们都不是坏孩子》,里面写的大致意思是列举我们可以上网、打架、染头发、吸烟等等种种恶习,但是我们却都不是坏孩子。当时,台下的学生们一片哗然,鸦雀无声,课堂气氛十分尴尬。
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,此时说错一句话可能就会导致孩子方向性的错误,触动他内心的抵触情绪。首先,我赞扬了他能够大胆的表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的行为,他的做法很真诚,不虚伪,有胆量。这样局面顿时就缓和了好多。紧接着我给出指导,学生就要外表阳光,有良好的生活习惯。学习成绩优秀,这是作为一个学生基本素质。人们更加敬佩的是有责任心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,而不是一个徒有其表、表里不一的人。后来在我的悉心教导和不断鼓励之下,这个学生在期中考试中竟然取得了一年一班语文第一名的好成绩。
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,认识到赞扬的作用,但更重要的是对后进学生的宽容与等待。我们要有一种农人的心态,一种等待戈多的艺术品位。苏格拉底说过,要到位,但不能越位。大家都知道“破茧成蝶”的道理,但是心急的好心人如果用剪刀去剪破蝴蝶的茧,结果会怎么样呢。
最后用一段话来结束我的演讲:
让自读成为课堂教学的基础。
让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。
让指导成为课堂教学的升华。
发展学生的天性;
正面释放学生的能量;
激发学生的潜能;
收获像鲜花般怒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