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连市普通高中创新实践学校
二〇一四至二〇一五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
本学期将继续深入贯彻2014年大连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,全面落实基础教育一处2014年工作要点,坚持把“全方位关注师生成长,最大化促进师生成长”作为根本任务,以课程建设为重点,加强师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,加强师德建设,提升治理能力,践行精细化管理,落实双轮驱动战略,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,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,不断承担更多更重的教育责任,为大连市基础教育作出更大贡献。
一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孕育特色内涵
在上学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,本学期将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,注重专业教室内部、外部相结合建设,关注走廊立体交互式文化建设,构建模块教室印章文化角,并对现有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更新升级,进一步做好特色文化长廊建设工作。以校园文化为载体,彰显我校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。
二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业务水平
1.做好教师培训 注重专业提升
为壮大我校教师队伍,本学期招聘了五名优秀教师,九月份,计划对新任教师进行教学理念、教学设计、电子白板等内容的培训,让其尽快转变角色;并通过组织“请进来 走出去”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,不断规范教师培训工作。
2.规范教研活动 加速课程建设
逐步规范教研活动,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,充分利用每周五的时间组织各模块进行教研活动。
三、加速课程建设步伐 提高教学质量
1.制定运行方案 细化方案内容
根据各高中人数、我校师资队伍及实验室情况,本学期计划接待大连市市内公办9所高中近4000名高二学生,分十四批次进行。为了保证双方学校顺利进行教学等各项工作,本学期将现有的运行方案进行细化,加入了订餐制度、课堂管理规范、请假制度等内容。
2.编写课程标准 装订印刷成册
上学期已编写完成了部分内容的编写,本学期将新开设的物理高端实验的内容加入并完成《课程实施标准》的编写,分五个阶段进行,第一阶段(9月):编写前言;第二阶段(10月):编写课程简介、课程目标;第三阶段(11月):编写内容标准、评价标准;第四阶段(12月):校稿排版;第五阶段(2015年1月):印刷成册。计划12月份完成编写,2015年1月印刷成册,为我校的课程实施提供依据。
3.校本教材编写 孕育课程内涵
本学期启动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,充分利用每周五的时间,组织全体教师参与编写校本教材,分三个阶段进行。第一阶段(11月):制定《校本教材编写方案》,召开校本教材编写培训会,启动校本教材编写工作。第二阶段(12月):各模块编写本模块《校本教材内容大纲》,确定各模块教材的内容及结构,开始编写第一个项目的教材编写工作。第三阶段(2015年1月):初步完成第一个项目的教材编写,为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奠定基础。
4.探索教学模式 优化课堂教学
继续落实“项目引领 任务驱动”的“161”课堂教学模式,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,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创作时间和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途径与方式,鼓励教师设计开放的课堂教学,减少理论的讲解比例,优化课堂教学,编写《项目引领 任务驱动161教学模式指导方案》,为我校的课堂教学提供依据与指导。
5.改进教学项目 研发特色项目
鼓励教师将培训内容应用到教学中,不断对现有教学项目进行优化和完善,大胆研发新的教学项目,逐步丰富教学内容。
四、继续加大科研力度 扩大对外影响
1.以课题为牵引 推动课程建设
学校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,依据学校实际和大连地域特色,确立“科研兴校”的基本方针政策,以教学科研为基础,促进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创新,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,坚持教育科研为“学生发展、教师发展、学校发展”服务的工作方向,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,以课题研究为载体,全面提升学校品位,积极利用社会资源,开拓校企合作渠道,推进学校课程改革,转变教育教学观念,使教科研工作有新的突破。
本学期重点研讨大连市第十二五两项课题《通用技术选修课程研发、实施与管理模式研究》编号ND2013227和辽宁省科研骨干教师省重点课题,将《愿景升华教学模式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应用研究》编号ND2013228予以结题,推动新立项两项课题发展。
2.落实校企合作 形成专家团队
联系大连理工大学、大连职业学院、大连海洋大学、因特尔等企事业单位,建立校企合作机制,丰富我校科研、师资、文化内容。
3.做好赛事组织 扩大对外影响
做好12月份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大连市选拔赛相关工作;做好2015年机器人各种赛事准备工作;配合高中校区组织好学生机器人竞赛培训工作。
4.完善网站建设 改版升级争优
进一步完善网站建设工作,按照大连市优秀教育网站的要求,有步骤的进行规划和升级,建立政务办公平台。及时更新相关内容,做到网上无空页,天天有更新,建立网站维护运营管理机制。
五、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孕育德育特色
1.配合高中校区 做好军训工作
8月19日—8月29日配合高中校区做好2014级新生军训相关工作,并制定新生军训拓展训练课时计划和拓展训练教师安排工作。
2.精简管理流程 完善管理制度
本学期根据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,教师意见反馈,领导指示,联合教学部门对上学期制定的学生管理《模块班级管理日志》和教学管理制定的课堂评价等进行整合,简化、优化。完善《学生请假制度》等相关制度。
3.创新特色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
继续秉承“家”文化为中心的管理理念,注重服务意识、合作共赢、人文关怀。继续加强参训学校自主管理模式,充分利用好各高中带队领导和班主任等管理资源,全方位参与我校的学生管理工作;并组建实践活动临时学生社团,并建立模块班级班长负责制,各项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,还学生的自主性,还参训学校的自主权,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各高中管理特色的体现。
4. 依托优质资源 构建特色德育
继续强化以拓展训练为主,其他模块为辅,依托我校独特的优质素质教育资源,以学生体验活动,创新@show、体验大课间、欢乐大课间、学生升旗仪式、走廊参训学校特色校园文化等,开展学生创新教育、心理行为训练为主的特色德育教育工作;针对运行以来学生各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,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。并细化、精化学生创新@SHOW、特色文化长廊建设流程及方案,使学生更加明确流程,使之有利于活动的开展;分阶段尝试完成特色德育课程体系的建立。
5.提高安全意识 开展安全自查
进一步执行国家和上级安全工作精神,加大教师安全意识、安全责任的教育。学期初联合总务处、教务处、各个模块开展创新实践课程的安全自查工作。
六、规范耗材采购 保障教学开展
继续贯彻三级审核制,做好开学初耗材的准备、期中耗材的补报、期末下学期耗材的申报工作,保障教育教学的开展。
大连市普通高中创新实践学校
二〇一四至二〇一五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